县城中产的「最爱」,也卖不动了
来源:投资界 发布时间:2025-09-03 09:43 作者:苏婉蓉 阅读量:5384
曾经年营收破百亿、门店超5000家的国产时尚巨头太平鸟,如今正经历连续三年的业绩下滑,即使在降本缩费的战略下,也未能阻止净利润腰斩的颓势。
即便在降本缩费的战略调整下,其净利润仍遭遇腰斩,扣非净利润更是大幅缩水至仅1370.90万元,同比暴跌近八成,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已逼近“警戒线”。
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发现,太平鸟旗下四大主力品牌——女装、男装、少女装与童装,在今年上半年无一例外全部下滑,尤其是曾为营收支柱的女装板块持续疲软,被男装反超;乐町少女装更是连续三年跌幅超20%。
不仅如此,太平鸟门店规模持续收缩,库存积压、加盟商信心不足、现金流由正转负等一系列经营指标恶化,无不反映出太平鸟正面临“卖不动”的严峻现实。
一段时间里,太平鸟和县城年轻中产之间几乎划上了等号,尤其是很多县城中产,往往在太平鸟上,每年就要花费几千上万元。
然而,如今却被昔日的消费者疯狂吐槽“女装又土又贵”、“价格虚高,质量一般”……

“一路走来干掉了不少对手,如今,越来越像曾经对手的模样”,一位网友的高分点评或许揭开了太平鸟“卖不动”的真实写照。
01
旗下主要品牌无一不跌,太平鸟“卖不动”了?
近日,太平鸟发布的上半年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8.98亿元,同比减少7.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71.1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54.61%。
从品牌维度看,太平鸟旗下主要品牌在2025年上半年无一幸免地全部下滑。
PEACEBIRD女装营收10.60亿元,同比下滑10.45%;PEACEBIRD男装营收11.80亿元,同比下降7.42%;LEDIN少女装营收2.33亿元,减少7.18%;MINIPEACE童装营收3.77亿元,下降3.73%。
女装板块的表现尤其令人担忧。PEACEBIRD女装曾经是太平鸟的*大营收支柱,但自2023年起已被男装反超。2024年,PEACEBIRD女装营收占比降至37.34%,低于男装的41.52%。
乐町少女装更是连续三年下滑幅度均超20%,其营收占比已从高峰时接近15%降至8.10%。
为应对业绩压力,太平鸟持续收缩经营规模。2025年上半年,太平鸟净关闭194家门店,其中加盟店净关闭数量高达150家。
截至2025年6月末,太平鸟门店总数已降至3179家,较2021年高峰期缩减了近四成。
从渠道类型看,直营渠道表现相对稳健,营业收入14.04亿元,仅微降0.13%。加盟店渠道营业收入7.13亿元,同比下降13.63%。
线上渠道实现营业收入7.4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4.58%,表现远不及线下渠道。
更令人担忧的是,转型过程中,太平鸟的经营效率指标持续恶化。2024年末存货净值达17.36亿元,同比增长15.05%。存货周转天数延长至192天,较上年增加9天。应收账款增至5.31亿元,周转天数增加4天至27天。
2025年6月末,太平鸟存货达15.20亿元,同比增长9.8%。不仅如此,太平鸟今年上半年的合同负债为0.9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了48.56%,合同负债中最典型的是加盟商的预付款,去年上半年是加盟商预付款是1.2亿元,今年上半年已经骤降至5252.77万元,加盟商预付款越低,反映客户拿货意愿度越低迷。
库存积压,产品“卖不动”,太平鸟今年上半年又计提了7736.23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
此外,现金流方面,上半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由2024年同期的1.83亿元转为-2.62亿元,主要因终端销售疲软导致应收账款回收周期延长,叠加采购预付款增加,公司短期资金压力有所上升。
02
差异化定位与模式转型,奠定品牌根基
不得不感叹,太平鸟曾是服饰行业的快时尚黑马,如今却“卖不动”了。
1996年,开服装厂的张江平决定告别代加工与散货模式,注册“太平鸟”商标,正式打造属于自己的服装品牌。
彼时服装业已向专业化发展,宁波本地品牌几乎全主打男士正装,雅戈尔、杉杉等前辈早已站稳脚跟。
为避开直接竞争,张江平为太平鸟选定休闲男装路线,这一“避其锋芒”的选择,让新生品牌顺利赢得了市场空间。
可品牌刚起步,就撞上了1998年金融危机。
当时太平鸟还是传统重资产模式,资金全砸在生产、厂房与市场里,银行压缩贷款后,资金链岌岌可危。
张江平白天跑遍银行求贷款,晚上才能处理工作,实在没办法就变卖厂房设备、抵押财产,甚至找亲友借钱,才勉强撑过难关。
这次危机让张江平记牢了“现金流是生命线”。
他把太平鸟的现金流比作三峡大坝,从此坚持“不把水一次放完”;同时也琢磨出转型方向。
周边不少服装厂开工不足,何不把生产外包?像耐克、阿迪达斯那样,只抓品牌、设计和营销。
就这样,太平鸟迈出了虚拟经营转型的*步,慢慢剥离了重资金的生产环节。
2001年,陈红朝的加入为太平鸟注入新活力。
他推动品牌与设计师联名、进驻全国知名百货商场设专柜,并升级男装面料,让太平鸟在男装市场的地位愈发稳固。
更关键的是,他牵头开辟女装业务,经过多年深耕,2015年女装收入超过男装,占公司总收入四成,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与此同时,太平鸟启动品牌矩阵化布局。
2008年推出少女女装品牌乐町,2011年上线中高端童装品牌Mini Peace,四大品牌集结,覆盖了不同年龄段消费群体。
2017年,太平鸟成功登陆A股市场,上市首年便交出亮眼成绩单:女装、男装、少女装、童装收入分别达26.85亿元、25.20亿元、9.48亿元、7.09亿元,其中童装业务同比增长37.48%,成为增速最快的板块。
此时的太平鸟,已从区域品牌成长为全国性的时尚巨头,距离“百亿营收”目标仅一步之遥。
03
高速扩张下危机再现
如果说上市前的太平鸟走的是“稳扎稳打”的路线,那么2020年前后,公司则彻底切换到“高速扩张”赛道。凭借“疯狂联名+快速上新”的快时尚策略,太平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却也为后来的危机埋下伏笔。
2020年全年,品牌与50多个热门IP联名推出新品,从动漫、游戏到影视、艺术IP,几乎覆盖了年轻消费者关注的所有领域;高频次的上新节奏,也让太平鸟始终保持市场热度。
这一策略在短期内成效显著。2021年,太平鸟门店数量突破5000家,营收达到109.21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创下上市以来的*业绩。彼时的太平鸟,被誉为本土服饰品牌中的“快时尚黑马”,风头无两。
然而,激进的扩张策略如同“双刃剑”,其弊端在短暂的辉煌后迅速显现。
为追求规模增长,太平鸟盲目开设大量门店,部分门店选址不佳、运营能力不足,导致单店营收持续下降,反而增加了管理成本与运营风险。
而过度依赖IP联名,导致产品设计缺乏核心竞争力,且联名款溢价较高,消费者新鲜感消退后,复购率大幅下降,还推高了公司的销售费用。
2022年,太平鸟的经营危机集中爆发,公司遭遇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高速增长的神话彻底破灭。
为应对危机,太平鸟不得不“痛定思痛”,开启大规模降本增效之路,而关闭低效门店成为首要举措。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太平鸟合计净关店1841家,平均每天关闭1.68家,门店规模大幅缩减。
但关店“节流”未能扭转业绩颓势。
公司营收从2021年的109.2亿元降至2024年的68.02亿元,三年间下滑超37%;净利润也从2021年的7.13亿元降至2024年的2.17亿元,降幅超70%,增长态势完全逆转。
雪上加霜的是,公司核心管理层也出现变动。
2023年2月,陈红朝辞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职务。2023年10月,公司副总经理厉征辞职。
离职前,陈红朝持有太平鸟9.38%的股权,是公司第二大股东。更引发市场关注的是,陈红朝在离职后开启了减持计划。
来自太平鸟公告
2023年8月起,他多次减持公司股份,合计套现约6亿元,持股比例降4.75%;2024年8月13日,陈红朝进一步公告,计划在未来3个月内减持1413.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
而如今的消费市场,已从过去的“增量竞争”进入“存量竞争”新阶段,消费者更注重产品品质、性价比与个性化,对“过度营销”“同质化产品”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对于太平鸟而言,曾经依靠“IP联名+高速扩张”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如何重塑核心竞争力、实现战略转型,成为其能否走出困境的关键。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