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在线 | 漳州发展网
ad1
您所在的位置: 都市在线 > 财经

推行“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来源:搜狐    发布时间:2018-09-28 19:49   作者:樊华   阅读量:4802   

本报记者 王丽娟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普惠金融体系、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经国务院批准,近日,银保监会同意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福建、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15个中西部和老少边穷且村镇银行规划尚未完全覆盖的省份开展首批“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

村镇银行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以往,在中国农村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两种金融主体,金融服务的水平越来越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因此建设村镇银行成为监管层大力推动的目标。村镇银行作为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要试点机构,有效地填补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空白,增加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

2006年12月20日,原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在湖北、四川、吉林等6个省(区)的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试点,全国的村镇银行试点工作从此启动。

2007年,新设立村镇银行19家,此后,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村镇银行培育工作稳妥有序推进,机构数量稳步增加,区域布局不断优化,支农支小作用持续发挥。村镇银行作为县域支农支小专业化社区银行,是发展普惠金融、助力精准脱贫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生力量,已成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18年6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605家,县市覆盖率67%,覆盖了415个国定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县。中西部地区共组建村镇银行1050家,占村镇银行总数的65.4%。已开业的村镇银行资产总额1.4万亿元,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合计占比91.8%,户均贷款34.9万元。

建立村镇银行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在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补齐农村经济短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在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显著增加了对农村地区的信贷资金投放。从此次村镇银行的组建方式上可以看出,发挥村镇银行的扶贫功效将是日后的工作重点。

与前期采取的“一县一行”组建村镇银行方式不同,此次“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仅在中西部和老少边穷地区,特别是贫困县相对集中的县(市、旗,以下统称县)开展。

具体模式是,在多个邻近县中选择一个县设立村镇银行总部,在邻近县设立支行。设立支行数量根据所在地经济金融总量、主发起人资本实力和风险管控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原则上一般不超过5个。

据悉,开展这一试点的主要目的是加大对中西部和老少边穷地区金融资源投入,有针对性地解决欠发达地区单独组建村镇银行法人无法实现商业可持续经营的突出困难,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和可得性。

根据试点安排,此次15个省份“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可覆盖43个村镇银行空白县(市、旗),其中28个属于国定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县。

尽管这几年村镇银行得到政策的支持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发展瓶颈,比如资本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弱,面对农村市场,经营系统性风险较高,与商业银行网点林立相比,机构网点较少等等。

因此,村镇银行要突破发展瓶颈、走出经营困境,需要财税、央行和监管政策进一步支持。比如,尽快研究出台农村金融机构税收优惠政策,延长财政补贴期限,降低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等监管指标等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曾表示,村镇银行运营成本高,作为开设的新行,客户的认可度不高,同时村镇银行服务的客户群体主要为中低端客户,很难获得大型机构的存款。但他同时表示,“多县一行”的方式之前在部分地区有过尝试,尤其是对偏远贫困地区,这种方式是有益的。但无论如何推动上述试点,普惠金融的初心不可改变。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